首页

首页

与危重患者心血相通——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ICU科献血记
发布时间:2018-03-07 浏览量:2703 次 来源:

ICU,高强度、高压力的代名词。


血浆、冷沉淀、洗涤红细胞、悬浮红细胞、血浆……ICU病房的医生,更清楚血液可以挽救很多鲜活的生命。但由于血源紧缺,经常有病人不能及时输血,ICU科更清楚血液它对于危重患者的意义。


在2月5日医院组织的无偿献血活动中,ICU科有21人次、总计捐献出约6000多毫升鲜血。献血当天,寒潮席卷昆明,但凛冽的寒风并未阻止同志们的鲜血热情。他们中,有人放弃了休息时间赶到医院参与献血;也有匆匆献血之后,赶回科室继续忙碌上班的,更有即使刚下夜班的同志,不顾已经上了一晚上夜班,都没有时间坐下休息一会,依旧就走上了神圣的采血车,这都是发自内心的奉献。


体检现场,长期工作在医疗战线张翼飞,她感受更多的是从容与自豪。“让病患解除病痛甚至抢救他们的生命,其价值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当生命面对无措的时候,我们的点滴爱心便成为了生命再次重生的坚实基础。”张翼飞说。


“我是一名医务人员,强大的无偿献血事业是临床抢救输血的后盾保障,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祖国的无偿献血事业将越来越强盛。”丁立品说。


人群中不乏连年献血的同志。钏丽波家里已经有好几本献血证,“作为一个医生,我知道健康成人每年献血并不会影响健康,所以我从大学起就多次献血了。”


对马楠来说,献血已经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连续几年的献血已经成了常态,更是一种充满了大爱的仪式。“最开心的莫过于血站发来的血液检测合格的信息。这也就意味着在不久之后的某一天,我们的血液将会流入到需要帮助的人的身体里,这也算是一种爱的传递吧!”


当血液经过采血器缓缓进入血袋,他们仿佛能看见那血液是如何一步步分离加工之后再成为临床一线的血制品,进入到每个需要救治的患者的体内。

 

许多年前,俞恬恬的父亲回家时,带回一个红颜色的小本子,告诉她那是献血证。那时候,俞恬恬第一次知道了什么是无偿献血。她的父亲几乎每年都会去献血。等俞恬恬上了大学,也很想有一次献血的体验,但却在经过献血点时驻足留步或犹豫踌躇,迟迟不敢下定决心。


直到最近,在医院组织的这次献血活动中,她看到同事们献血积极踊跃,俞恬恬终于突破了自己。手臂上的血管很细,但一次就穿刺成功,握着弹力球,俞恬恬听到护士惊奇的声音:那么细的血管,但是流速非常好嘛!


“虽然一开始申请的是献血200毫升,但是最终献血量翻了一倍,顿时有点小得意。今后的无偿献血,我会一直在路上。”俞恬恬说。


ICU科的医务人员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高尚情操,树立医务人员的良好形象,向全社会传递了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