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全国改善医疗服务工作会议召开 省一院获国家卫生计生委通报表扬
1月3日下午,2018年全国改善医疗服务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刘延东副总理作出重要批示,充分肯定实施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在优化医疗服务流程、创新医疗服务模式、提升医疗质量安全、改善群众就医感受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希望全国卫生计生系统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围绕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的新要求,完善便民惠民措施,发挥科技手段支撑,促进改善医疗服务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贡献。会议认真学习刘延东副总理重要批示精神,全面总结2015年~2017年改善医疗服务工作,研究部署2018年~2020年有关工作安排。
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党组书记李斌在讲话中指出,通过3年的真抓实干,改善医疗服务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预约诊疗、移动支付等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看病“三长一短”的情况得到有效缓解。日间服务、临床路径等创新服务模式加快应用,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快速提升。通过开展县医院服务能力建设、建立远程服务体系,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加速下沉,医疗服务可及性进一步提高,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有效提升。
李斌强调,要准确把握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满足人民群众更高水平、更多样化的卫生和健康服务需求。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原则,充分运用新技术、新理念,推动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要始终坚持改革与改善同步推进,让综合医改的推进成为改善医疗服务的新动力。
李斌要求,2018年~2020年的改善医疗服务工作,一方面,要建立健全预约诊疗、远程医疗等5项工作制度,形成长效机制。另一方面,要在推广多学科诊疗模式等10个方面创新开展医疗服务,推动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不断改善群众就医感受。同时,各地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做好政策保障和加大宣传树立典型,为推进改善医疗服务工作提供支持保障。
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务院医改办主任王贺胜主持会议,宣读了2015~2017年改善医疗服务先进典型通报表扬文件,对北京朝阳医院等290家优质医疗服务示范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卒中中心等228个优质医疗服务示范科室,北京佑安医院李雁等234名优质医疗服务示范个人给予通报表扬,对积极组织宣传报道的辽宁省卫生计生委等8个单位和北京协和医院等15家医院予以通报表扬,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也名列其中。
延伸阅读
智慧医院开启昆华健康医疗服务新模式
近年来,省一院以解决患者就医需求为出发点,认真实施“互联网+医疗”行动计划,全力推进互联网医院、智慧医院建设,医疗综合服务质量和能力明显提升。
在提升医疗服务能力上,省一院主要从四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落实“互联网+医疗”行动计划。二是患者就医服务流程不断优化和改善。三是建立“互联网+医联体”模式,促进分级诊疗制度落实。四是整合信息孤岛,实现院内不同系统间业务互联互通。
作为云南省实施“互联网+医疗”行动计划的试点单位,省一院与联想集团联合成立智慧医疗研究院,启动智慧医院建设;与微医集团合作试点建设“云南互联网医疗昆华协作医院”;与中国联通云南分公司签署了“互联网+医疗及健康管理”战略合作协议,获得通信运营平台的技术支撑。
同时,省一院与广发银行、中国农业银行、招商银行、交通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实现金融业务实时对接;获得省、市医保部门的大力支持,实现了医保支付无缝衔接。
在建设智慧医院方面,省一院建成了多功能自助服务系统、门诊医生诊间结算系统、住院护士站床旁结算系统、优化诊区布局再造服务流程,探索开展全病程非医疗服务,患者就医服务流程不断优化和改善。
据统计,智慧医院上线后,每名患者的整体就诊时间缩短1/2,患者缴费排队等候时间减少10倍左右,医院财务窗口收费人员减少14人。
为了促进分级诊疗制度落实,省一院建立了“互联网+医联体”,模式,派出医疗队对口支援的11个县级医院均实现远程互联互通,帮助每个医院建设3-5个重点专科,指导开展了数十项新技术和新业务,安排医联体医院人员进修3200余人次,短期培训2900余人次,免费培训西畴县乡村医生128名。
同时,与215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组建昆华医联体,覆盖了省内16个州市和邻近的四川、贵州等部分县区,形成了医院、专科联盟、专家团队等多层面帮扶机制。
通过智慧医院建设,完成了HIS系统等升级与接口对接工作,真正实现了院内不同系统间的互联互通。如临床路径管理方面,信息化全面推进了DRGs管理进程,近500余个病种模板上线,其中300多个病种已完成医嘱标准化工作,既规范了诊疗行为,又切实减低了药品和耗材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