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9日,在省一院胸外科、消化内科、手术麻醉科、耳鼻喉科、心脏大血管外科五个科室的多学科协作下,成功救治了一名食管异物危重患者。
该患者是一名73岁的老奶奶,12月3日,老人家吃饭时不慎将鱼汤里的鱼骨吞入食管,当天出现了胸痛症状后未引起重视,三天后,胸痛症状不断加重,随后便到省一院就诊。
患者入院后,医院为其详细完善了各项检查,经影像及胃镜下观察,因老人食管中段的这块鱼腮骨已存留体内3天,食管壁疑有穿孔且有可能部分已刺入胸主动脉壁 。若在内境下强取异物,极有可能损伤胸主动脉出现来不及控制的大出血而导致患者死亡。以往该类患者只能由胸外科开胸探查,食管切开取异物,手术风险同样很大,况且该患者食管穿孔已有3天,局部组织炎性水肿严重,即使手术修补严密,术后发生食管瘘,纵隔感染,脓毒血症,感染性休克等并发症的可能性极大,死亡率高。
鉴于老人病情的特殊性,为了让她得到最佳的安全治疗,医院高度重视,在医务处的召集下,进行了多学科的全院会诊评估,并制定了周密的救治措施:首先,在可行术中血管造影的杂交手术室内,进行全麻插管,先在胃镜下取异物;若无法取出,再由耳鼻喉科用硬质食管镜大异物钳试取,一旦出现术中胸主动脉大出血,则由心脏大血管外科快速行胸主动脉内带膜大支架隔绝术控制大出血。如果以上努力不成功,最后再由胸外科现场行开胸取异物。经过17天的住院治疗后,老人已康复出院。
12月9日下午,省一院的杂交手术室里,在胸外科、消化内科、手术麻醉科、耳鼻喉科、心脏大血管外科五个科室医生的共同努力下,最终在胃镜下成功取出了卡于老人食管中段3天的鱼鳃骨。虽然食管已有穿孔,但幸运的是,已有保守治愈的条件,避免了开胸大手术的创伤,食管切开取异物的痛苦。充分体现了多学科团队(M D T)救治病人的优越性。
为什么一块小小的鱼骨取出会需要这么多专业的医生来共同救治呢?
我们日常生活中常会遇到被鱼刺、鸡骨等异物卡到食管的情况,许多人不太把这当回事,经常用民间相传的土办法:如喝酸醋后吞大口的蔬菜或馒头,希望能将异物强行带入胃中。殊不知这样做的后果是很严重的,一旦食管穿孔,引起纵隔感染,将会危及生命。
省一院专家提醒:若遇到食管异物,应及时到医院就诊,由专家来评估并进行科学合理的处置,才是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