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备受关注的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二号门诊楼正式投入使用,内科、外科、妇科、产科、神经科等多个科室门诊迁到新门诊大楼,全新的就诊环境,不仅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就诊需求,还将从效率、环境等方面极大地提升患者的就医感受。
新门诊大楼以病人为中心
全新的环境、更全面的医疗服务
大型公立医院由于建院历史悠久,物理空间受限常常让患者感觉看病会拥挤不堪,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在现有的门诊楼旁,建设了新门诊大楼(下称二号门诊楼),日前已经正式投入使用。
省一院二号门诊楼功能布局上共分为地下和地上两个部分。二号门诊楼一楼为门诊大厅,设置有预约挂号接待、健康档案建档接待等功能区间;地上2-20层设置了门诊、医技、体检中心、临床检验中心、科研和教学等业务用房。
地下1-3层为立体停车库,采用自走加机械横移辅助停车,共有车位570个,即将投入使用。
与老门诊楼相比,二号门诊楼的软硬件设施有着明显地提升。无论是在地下停车场设置,还是上楼挂号、看病、检查、取药系统都能让患者有耳目一新的感受。
省一院院长蒋立虹介绍,二号门诊楼投入使用后,医院调整了方便门诊、妇科、内科、外科、眼科等门诊,增设了老年病、睡眠等部分专科专病专科门诊诊室,增设了收费窗口、自助缴费机、一站式坐等服务等。这一系列举措都将有效改善挂号、就诊、缴费、看病“三长一短”现状,医疗服务环境得到有效改善,门诊服务流程布局更加合理,将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患者开放日两天
揭秘二号门诊楼到底如何强大
新门诊楼投入使用后,哪些病种应该到新大楼就诊?哪些病种应该到老门诊楼就诊?记者了解到,随着二号门诊楼的投入使用,内科、外科、妇科、产科、神经科、耳鼻喉科、超声科、功能科等多个科室门诊迁到新门诊大楼,老门诊大楼保留了生殖医学科、儿科、口腔科、胃肠镜室、急诊科等科室门诊。
在智慧化就医方面,医院首先依托信息化技术对门诊流程进行再造,使门诊服务流程布局更加合理。其次在二号门诊楼配置了自助挂号一体机,实行多渠道预约挂号,并将交费、取报告单、化验单、检查单等程序简化,实现了挂号与排队一体化,即按患者挂号先后顺序即可排队就诊。
另外,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在年前开始建设的“互联网+医疗”模式也将逐步在二号门诊楼得到充分展现。这一系列的举措为患者提供了更高效、更优质的医疗服务,有助于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再加上良好的医疗服务环境,患者的就医感受将得到极大的提升。
为了让广大市民更好地适应二号门诊大楼的使用,省一院特别将4月14日、15日设为二号门诊楼患者开放日,医院将热忱欢迎大家到院参观体验,并提出宝贵意见建议,以便医院进一步改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