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一面锦旗背后的故事 省一院儿科成功救治仅27周的极早产儿
发布时间:2015-12-14 浏览量:2304 次 来源:

经过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儿科的及时抢救和2个多月来的精心护理,仅27周大就“迫不及待”出生的小婴儿终于脱离了生命危险,转危为安。124日,孩子的母亲为表达感谢之情,专门为医护人员送去锦旗,“实在太感谢了,没有你们这样专业的团队,我的孩子早就活不了了。”

    916日下午,“一名27周的极早产胎儿即将出生。”省一院儿科新生儿室的何山医生接到消息后,立刻带上听诊器、吸管针、复苏囊、气管插管等工具向手术室赶。等胎儿一出生,他马上就上前对其进行抢救。在抢救过程中,胎儿一度心率下降,没有自主呼吸,皮肤青紫,呼吸道里还有痰,在紧急的关头,何山急忙为胎儿吸痰,复苏囊加压给氧,保证胎儿呼吸。经过一系列抢救后,孩子生命体征逐渐平稳了下来,医护人员紧接着将孩子放入了新生儿转运箱,转送到儿科NICU继续进行监护治疗。经过两个多月儿科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期间孩子出现过脱机困难,血糖不稳定,喂养不耐受,感染,代谢性酸中毒,反复呼吸暂停等一系列凶险的并发症,在新生儿全体医护人员的精心救治下,都转危为安。慢慢的,孩子的情况也逐渐好转起来。

    何山表示,正常情况下,怀孕满37周的胎儿为足月,满28周又不足37周的称之为早产,而27周就出生且体重低于1.5千克的胎儿属于极早产儿。极早产儿的存活率很低,要存活必须过呼吸、感染、营养、代谢紊乱、喂养不耐受等数道关,处理稍不得当,后果都是不堪设想的。同时,极早产儿的护理也很特殊,每天摄入的营养和能量都需要经过精密计算,必须要由一个成熟的团队进行协作,任何一个环节只要有一人稍微懈怠就会出现无法挽回的后果。因此,能成功救治这样的极早产儿,不但体现了省一院新生儿科的早产儿救治水平,更体现了医护之间强大的凝聚力。

    据了解,省一院儿科新生儿室团队针对早产儿和极早产儿的救治已经积累了较多经验,曾成功救治过26周,750克的极早产儿。虽然极早产儿可能会出现肺发育不良和运动障碍等后遗症,但只要做好康复,定期复查,孩子也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针对早产儿,省一院儿科还专门成立了省内首家早产儿早期干预机构——昆华贝贝俱乐部。俱乐部拥有一支由新生儿、小儿神经、保健及康复等专业人员组成的团队,专门针对早产、高危儿进行系统健康管理、风险监测及早期干预,在我省首家实现了从早产、高危儿的体格发育、神经运动、语言认知及心理行为等方面对宝宝进行全方位评估和干预,有效提高早产、高危儿的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