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省一院被授予“PAC优质服务医院” 为云南流产后关爱树规范
发布时间:2015-01-28 浏览量:1804 次 来源:

1月23日, 省一院 “流产后关爱优质服务医院”正式揭牌。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张彦明主任,中华医学会计划生育分会主任委员李坚教授,省妇联和红梅主席、马迎春副主席,省卫生计生委李艳芳副处长,省医师协会杨万泽秘书长,省一院党委副书记江晓云等领导出席揭牌仪式。据悉,省一院是云南省省级医院中的首家医院,标志着该院流产后的关爱服务工作步入了更高的阶段。

目前我国每年平均有800万—1000余万例人工流产,重复流产率高达55.9%。人工流产的“常态化”、“年轻化”,不仅给女性健康带来巨大伤害,还会大大增加女性不孕的几率,因此开展科学避孕和生殖健康指导刻不容缓。基于此,流产后关爱(PAC)公益项目应运而生,该项目旨在通过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优质服务的流产后关爱门诊,为流产后女性提供咨询服务、促进落实避孕措施、保护流产后女性的生殖健康等工作,提供标准化的服务模式。

省一院江晓云副书记致辞。介绍了医院项目开展情况:201210月开展流产后关爱服务,20137月获得流产后关爱伊爱基金资助,201410月通过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中华医学会计划生育分会领导复审,授予国家“流产后关爱优质服务医院”称号。流产后关爱工作的开展,减少了人工流产和重复流产率、避免了妇女远期生殖健康损害、节约了大量的经济成本、提高了整体的生殖健康水平;同时提高了医院医护人员对避孕知识的认识,咨询能力提高了、服务意识提升了,沟通能力增强了;患者对医院和科室的满意度有了提高,医患纠纷明显减少。江晓云副书记表示,希望通过流产后关爱公益项目的推进,为医院搭建更多国内、国外合作的平台,打造云南省流产后关爱示范基地,为广大妇女的生殖健康提供保障。

中华医学会计划生育学分会主任委员李坚介绍:“关爱至伊.流产后关爱(PAC)项目”是由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中华医学会计划生育学分会、国家人口计生委科学技术研究所针对我国重复流产率高的现状共同发起的一个关爱妇女的项目,由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伊爱基金提供支持。目前已覆盖全国30个省市,有100多家医院参加。通过大家的积极努力,一批优质服务的医院在全国树立起来。PAC项目的开展,标志着在践行促进女性生殖健康领域迈出第一步,不仅是治病,同时也把先进的健康理念传授给老百姓,所以说避孕节育是预防医学领域内的一个重大公共卫生问题。通过努力,使这些妇女远离非意愿妊娠,就能减少非意愿妊娠进行人工流产对她们造成的伤害。PAC项目还将不断全国向更深层辐射。李坚表示,希望省一院以授牌为起点,在今后的工作中做的更好,为全省妇女生殖健康而努力。

云南省妇联和红梅主席在讲话中指出,云南省从2012年启动这个项目以来,全省先后有十多家医院积极地开展了PAC门诊创建工作,开展了各具特色的宣教活动。目前,我省已经有4家医院先后通过了初审和复审,获得了PAC优质服务医院的荣誉,说明我省的项目取了了初步成绩。一是要充分认识项目实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二是要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将示范创建工作引向深入。希望实施项目的各级医院,及各位专家创新服务模式,倡导健康理念,加强项目服务与效果跟踪,努力扩大社会效益,使项目在帮扶妇女的实践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期望该项目能够推动我省妇女健康教育专家团队的建立,为全省开展妇女健康教育提供技术支持,推动健康教育进学校、进社区、进外来务工人员比较密集的区域,促进妇女健康教育持续有效的发展。

最后,中国妇基会张彦明主任、中华医学会计划生育分会主任委员李坚教授、同济大学附属医院童晓文教授,以及省一院冯云主任等多位知名专家进行了学术专题讲座和挂牌医院经验分享。

出席揭牌仪式的还有:昆明市妇联、市卫生局,省妇儿工委办,昆明市计生委、市妇联等领导和专家。

链接:

省一院生殖遗传二科于201210月开展PAC服务,20137月获得国家PAC伊爱基金资助,201410月通过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中华医学会计划生育分会领导复审,授予“PAC优质服务医院” 称号,目前是云南省省级医院中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医院。为强化PAC相关知识宣教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科室利用现有的手术室休息室作为集体宣教室,病房的示教室作为病区的集体宣教室,配备视听系统,定制了PAC的专用展板、宣传栏及展示柜,全方位、多渠道地做好PAC知识宣教。同时,增加专职流产后计划生育咨询服务人员,增设计划生育专科门诊,并将现有的咨询热线“0871-63638835”用于PAC服务的电话咨询及术后随访。严格按照中华医学会计划生育学分会制定的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指南要求制定PAC实施方案、服务流程、随访制度、绩效考核制度及科室培训计划等。

在项目运行的两年多时间里,科室全体医护人员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并在探索中不断创新。首先是“全员参与,形成合力”,充分发挥每位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做到人人知晓,人人参与,PAC的理念始终贯穿于医护人员每一天的工作中。二是“优化流程,关注细节”,在门诊与病房因地制宜实现“两条龙同步服务”,进一步方便病患,在细节中体现关爱。三是“跟踪随访,全程关爱”,自行设计电子文档随访系统,对人流术后的病人进行术后恢复情况的随访,解答相关疑问,评估避孕方法使用情况,必要时补充避孕药具,并提供后续获取服务的途径,注重服务的持续性,另外开设了医院的人流后关爱微信群,定期向流产女性发布科学避孕知识,使科学避孕教育更为及时、持续和专业。不定期举行多元化的宣教和咨询服务。正是在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PAC优质示范服务建设成效卓著。据不完全统计,约五千名育龄妇女在医护人员专业帮助、指导下,认识到人工流产手术的危害,安然度过手术中及术后恢复阶段,并找到适合自己的正确、有效的避孕方式,育龄女性的重复流产率从PAC示范服务前55%下降至40%以下,避孕措施落实率和续用率均明显升高。

生殖遗传二科成立于20092月,是云南省微创诊治研究中心、云南省医师协会计划生育医师分会,多次举办宫腹腔镜规范诊疗技术及手把手学习班,培养了大批妇科内镜手术医师。经过6年的发展,宫腹腔镜技术水平在省内领先、国内先进,2013年评为省级重点专科,2014年成为云南省妇科微创诊治研究中心。中心负责人冯云主任是卫生部妇科内镜诊疗技术专家组组员、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内镜学组委员,卫生部妇科内镜诊疗技术项目专家组成员,国家卫生计生委妇科内镜技术推广专家委员会委员,云南省妇科微创诊治研究中心主任,省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云南省医师协会计划生育医师分会主任委员。微创中心的研究团队在6年的发展过程中,已形成了在省内具有一定优势特色的宫腹腔镜研究方向,已具备以宫、腹腔镜为主的微创诊治的手术和科研人才队伍。

发布日期:2015-1-28 16:5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