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月前,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昆明理工大学附属医院)血管外科中心接受了一次特殊的腹主动脉瘤支架手术。术中,医生往患者的血管里注入了大约600毫升二氧化碳气体!患者没有不适,手术顺利,术后至今恢复良好。
血管内真的可以注入二氧化碳气体吗?不会导致气体栓塞吗?
患者陈大爷,68岁,体检发现腹主动脉瘤,需要进一步行增强CT诊断和评估手术方式。然而,一年前在当地医院行增强CT检查后,出现严重的腹痛、腹泻、呕吐,医生告知他对碘造影剂过敏,以后尽量避免行增强CT。
造影剂过敏
少数人群对造影剂过敏,轻症表现为皮肤瘙痒,皮疹,严重的可能发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甚至出现喉头水肿,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过敏性休克表现。碘过敏试验是否可以避免过敏反应发生呢?1:碘过敏试验本身也可能导致严重过敏反应;2:少数患者即使碘过敏试验阴性,正式使用碘造影剂时也会发生过敏。所以一般不行碘过敏试验,而是做好积极抢救处理准备。
陈大爷既做不了增强CT, 又做不了增强核磁共振,怎么办呢?
血管外科中心的龚昆梅主任、肖乐博士,为患者进行了普通平扫CT和彩色超声检查,虽然没有增强CT影像清晰,但通过仔细阅读图像,结合丰富的经验,发现患者的腹主动脉瘤具有比较规则的解剖学特征:瘤颈比较长而直,双侧髂动脉没有动脉瘤,适合行微创支架置入术。陈大爷既往有冠心病史,行开刀手术风险较大。
但是,术中必须使用造影剂,如果陈大爷又发生严重过敏反应呢?
幸运的是,陈大爷可以接受二氧化碳血管造影下支架置入术。
二氧化碳为什么可以安全地注入血管内并显影?
1、二氧化碳为什么可以显影?
与碘造影剂相反,二氧化碳分子量低、比重小,密度低于周围组织,所以可以形成对比而显影。
2、二氧化碳会造成气体栓塞吗?
科普:各种常见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
室温常压下,1L水只能溶解30mL氧气,20mL氮气;所以空气不能注入血管内。但是,1毫升水,可以溶解59毫升二氧化碳;当温度降低至4°,1毫升水甚至可以溶解147毫升二氧化碳。因此,二氧化碳不会导致气体栓塞。
3、溶解到血液里面的二氧化碳,会导致中毒吗?
血液里的二氧化碳可以在肺泡内完成气体交换,通过呼吸而排出体外。因此,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不会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偶尔会出现心动过速、恶心、胸闷、烦躁、呼吸困难等,但几分钟后就会缓解,少数通过吸氧等处理就会好转。
4、二氧化碳里面有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吗?
直接证据:在CO2生产过程中,就目前所知,细菌病毒无法生存:
(1)高温——原料气经过压缩机压缩后,温度上升到150度,之后再加热到400度。
(2)高压——液态二氧化碳进入存储环节时,压力最少18个大气压,温度零下20度。
(3)液态二氧化碳是较好的有机溶剂,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几乎不可能有生存的机会。
间接证据:
(1)二氧化碳造影使用的二氧化碳,与腹腔镜术中使用的二氧化碳是一样的,如果有细菌病毒的话,患者早就感染了!
(2)CO2生产过程完全达到手术室使用的高压灭菌条件:压力 103~137KPa (1-1.4个大气压), 温度 121~126°, 时间 20~30min
5、二氧化碳造影,是新技术吗?
不是,早在1971年,Hawkins就首次将CO2血管造影应用于四肢动脉。目前,CO2血管造影以其无肾毒性,无过敏原性,且价格便宜的优势,在许多欧美发达国家和国内少数中心应用。
6、二氧化碳造影,会导致造影剂后肾损伤吗?
不会。碘造影剂可能会导致肾损伤,但是二氧化碳没有肾毒性,也不会过敏。
因此,在与陈大爷及其家属充分沟通后,医生为其实施了二氧化碳血管造影下支架置入术。术中血管显影清晰,支架置入顺利,无二氧化碳蓄积等中毒表现。术后恢复良好,已随访3个月,无发热,无腹痛及腰痛,CT平扫和彩色超声检查提示:支架形态良好,无内漏。支架周围无气泡和渗出等感染征象。
不过,该疗法也有禁忌症:心、肺功能差的患者;有明确右向左分流性心脏病;横膈以上动脉造影,包括冠脉、脑血管、升主动脉和胸主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