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工人日报】龚昆梅:紧握手术刀与死神较量
发布时间:2021-04-30 浏览量:1380 次 来源:

龚昆梅太忙了!一大早她就冲进急救室抢救患者,刚从急救室走出来,患者就一个接一个地拦住她询问病情。她才在办公室坐下没多久,手机就响了起来。楼下,一名患者正在手术台上等着她。

龚昆梅是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普外一科的主任医师,手术刀是她与死神较量的武器,她用一双“妙手”挽救了成百上千名患者。

“嘀、嘀、嘀……”手术室里的设备传出警报声,龚昆梅正在对患者进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她必须在20分钟内完成血管阻断,容不得有半点失误。

为了这生死攸关的20分钟,龚昆梅付出了35年的努力。

刚入行时,龚昆梅每天钻研医学知识,一有空就苦练缝合、结扎等基本功。熟能生巧,慢慢地她可以精准找到血管位置,裸化血管的同时,不伤及神经组织。到后来,她可以拿着放大镜,用比头发丝还细的线缝合血管。

龚昆梅平时也经常进行针对训练,不仅在模拟器上反复练习,还会在抬重物时有意识地练习手腕的稳定性。

龚昆梅解释说,手术过程中,动作幅度很小,全靠手指和手腕的力度完成操作,要想做到精益求精,需要时间的历练和经验的累积。

微信图片_20210430110627.jpg

微信图片_20210430110631.jpg

随着医疗水平发展,龚昆梅的技术也在升级。

最初,龚昆梅做的都是“开放性手术”,需要对患者“开膛破腹”,一场手术常常从早上做到下午四五点,手指手腕都会酸痛。随着腔镜在手术中的普及,她的“手术视野”从直视脏器组织变为了在仪器上看手术区域,患者可以通过她的“妙手”获得“快速康复”。

龚昆梅的一双“妙手”背后,其实有一颗“最强大脑”。

面对不同病人快速反应处置,“这需要总结每一次手术经验,有强大的内心和坚定的信念支撑。”她说。

现在龚昆梅又开始了对机器人手术技术的学习。

“我的手最大只能转动270度,而机器臂可以转动530度,更灵活也更精细。”龚昆梅告诉记者,未来,她将通过远程控制机器臂,在屏幕上“隔空”做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