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视化的术前规划、个体化的手术设计、精准化的手术导航、机器人手术、精确还原的3D打印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将引领骨科走向新时代。你很难想象,手术台前,机器人和骨科医师将同台为患者手术。如今,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骨科,这一切已不是科幻片,不再是梦想。
我省首台骨科手术机器人上岗
省一院骨科是我省最早建立的专科,也是省内第一批省重点专科。建科60余年来,一直保持在我省骨科的领先地位。如今,在学科带头人陆声教授的带领下,省一院骨科团队继承传统,开拓创新,敢攀科技高峰,拥有了我省第一台骨科手术机器人,完成了我省第一台机器人辅助下脊柱手术,为患者提供更加标准化、精细化的医疗服务,造福全省骨科患者。
骨科也是省一院外科最大的科室,近两年来手术量一直位居第一,每年的手术量4000台左右,手术难度值在省内首屈一指。开放床位160张,分脊柱、关节、创伤、综合四个病区,床位数在我省来说也是最多的。单独的骨科门诊,160张床位的住院部,单独的实验室,勾画出现代骨科的新架构。
从骨科手术机器人,到3D打印机,包括手术显微镜等,设备先进齐全。省一院骨科逐渐形成了一支技术精湛、梯队合理、亚专业明晰的专家队伍。目前,该科有博士后2人、博士14人、硕士15人、博士研究生导师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6人。
5个平台打造现代数字化骨科
好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学科建设。省一院骨科主任陆声教授说,通过搭建5个平台,建立了骨科未来发展的方向。
第一,数字化技术是现代骨科的重要发展方向。目前建设有云南省数字骨科重点实验室,研究方向为手术机器人、3D打印、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在骨科的应用。
第二,于2020年获得云南省数字骨科省创新团队,并成为国家骨科与运动康复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核心单位。
第三,与香港大学合作成立云南省吕维加专家工作站。吕维加教授是生物3D打印领域的知名专家、权威教授,通过合作把生物3D打印的先进技术引进云南。
第四,建设云南省骨科加速康复联盟。从做手术前的病人检测,到手术中怎么做微创手术,再到手术后让病人无痛,减少并发症,早期下地,早期融入社会,这些就是加速康复的宗旨。
第五,建设互联网平台。在强大的技术支持下,进行医联体建设,对多家州市级、县级医院进行帮扶,建立专家工作站。利用5G技术,组织多院联合交班、病例讨论,专家下基层进行技术指导,同时培养基层骨干医生。
本报记者 王劲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