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进博会上的“明星产品”在省一院率先运用了 胶囊大小的心脏起搏器让心脏病患者免去感染风险
发布时间:2019-12-23 浏览量:3848 次 来源:

      2019年12月18日,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成功完成全省首例无导线起搏器植入,这也是无导线起搏器在首届进博会上亮相后,省一院与省外10家医疗机构一起成为全国首批运用该术式的医院,标志着省一院心内科心律失常诊治水平迈入国际领先水平。


术后2天,苏先生的手术创口已经看不出来了

    3个月前,50岁的苏先生发现自己出现胸闷、心慌、头晕的症状,经过省一院心内科检查后确诊为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心脏会出现间歇性停搏3秒的情况。苏先生的情况符合起搏器植入适应证。

    在问询后,医生得知,苏先生是一名大货车司机,同时也是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但如果植入传统起搏器后,苏先生可能就不方便再从事原来的工作了。

    省一院范洁教授解释,传统起搏器植入时需要将一根导管也同时植入体内,为了防止这根导管脱落、感染,医生会要求患者术后植入侧手臂不能大幅度运动、用力。

    为了解决苏先生的后顾之忧,省一院心内科团队决定为苏先生植入进博会的“明星产品”——无导线起搏器。该起搏器无需植入心内膜导线,也无需在胸前皮下制作囊袋放置起搏器,减少了创伤与感染风险。而且无导线起搏器直接植入在心腔内,无伤疤、无切口,患者在植入后几乎感觉不到起搏器的存在,大大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12月18日上午8点,经过40分钟左右的手术时间,苏先生手术成功。以往担心导线脱离,术后患者需要卧床3天,但是苏先生术后6小时就已经下床活动了,12月20日,他已经基本恢复,手术创口连疤痕都没有留下。


无导线植入器仅有胶囊大小

    范洁介绍,传统起搏器是治疗心动过缓的一线手段,自该技术问世以来,就为无数患者解除了病痛。而无导线起搏器是国际新进的技术,也是首届进博会的明星产品,它大大改善了患者的体验。无导线起搏器无囊袋设计,可以大大减少并发症发生的风险。相较于传统起搏器,体积减小了93%,仅有维生素胶囊大小,重量仅约2g。拥有超强的电池续航能力寿命超过12年,可以为心脏提供持续稳定的动能。

    无导线起搏器的整个手术过程时间短,植入成功率高,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也相对传统手术方式更加良好。微创手术方式也避免了传统心脏起搏器手术植入给患者带来的皮下囊袋痕迹和手术创口伤疤。全国首批手术成功后,预计将尽快推广使用,让需要植入起搏器的患者有了新选择。

QQ截图20191223161907.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