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关注 前天
吃糖太多就会得糖尿病?
血糖高一定就是糖尿病?
得了糖尿病不能吃饭吃水果?
胖子才会得糖尿病?
年轻就不会得糖尿病?
……
快醒醒!
糖尿病可不是你想的那样。
糖尿病是现代疾病中的第二杀手,其对人体的危害仅次于癌症。它是造成视网膜病变、心血管疾病、肾功能衰竭等病的重要原因。而且,糖尿病在任何年龄都有可能发生,年轻人甚至儿童都有可能得糖尿病。糖尿病的发生和生活方式有关,如今人们生活方式改变,饮食热量变高,运动量不足,这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容易导致糖耐量不正常,接着就容易发展为糖尿病。
我国糖尿病患者的总数在全世界居首位,告诉你一个赤裸裸的现实,那就是每两个人中可能就有1个糖尿病前期患者。别以为糖尿病离你很远,说不定下一个糖尿病患者就是你!不想被糖尿病步步逼近,要学会未雨绸缪,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副主任医师周怡昆,教你打好“血糖保卫战”,远离糖尿病。
本期主讲人
周怡昆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云南省医学学科带头人,曾至美国密歇根大学医学院Brehm糖尿病中心学习一年。主持并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课题多项。
01
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糖尿病主要分为 1 型、2 型,也包括其它一些特殊类型。
1型糖尿病:胰岛素产生不足
多为青少年起病,胰岛素分泌不足,这种类型的糖尿病相对于2型糖尿病来说,一般更为严重,需要依靠胰岛素治疗。
2型糖尿病:胰岛素作用不良
肥胖等原因导致胰岛素受体对胰岛素不敏感。
02
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三多一少”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测血糖的注意事项
空腹血糖(FBG):空腹 8 到 14 小时,推荐空腹 10 到 12 小时,期间仅可以饮水(无糖的)和刷牙。
餐后血糖:1、糖耐量试验:空腹抽血后,受试者 5 分钟内饮用葡萄糖水(将75葡萄糖粉溶于250ml纯净水),不得离开医院,最好在等待区静坐,等待(半小时,1小时,2小时,3小时)抽血,期间可以少量饮水。2、治疗后检测:进食第一口饭开始计时2小时,若要了解治疗效果,需按照平时服药习惯正常服药,而不能在检测当天停用药物。
03
吃糖太多,会吃出糖尿病吗?
如果身体健康,胰腺功能正常,没有糖尿病家族史,吃糖并不会造成糖尿病。
如果有家族糖尿病病史,并且长期大量吃糖,容易能量过剩,脂肪堆积在身体里,导致肥胖。肥胖之后,在外界的诱因和内在糖尿病遗传基因的共同作用下,就很有可能患上糖尿病。
如果本来就是糖尿病的患者,再大量吃糖,对血糖就会有影响。
04
如何应对妊娠期糖尿病?
在怀孕期间女性为了能够补充身体所需要的营养,会全面的摄入各种食物,如果饮食搭配不合理可能会引起血糖升高,从而导致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会影响母婴健康,如胎儿高胰岛素血症、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早产等,因此怀孕期间控制血糖很有必要。
妊娠期糖尿病的最佳筛查时间是孕 24~28 周,通过进行 75 g 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OGTT)明确诊断,必要时孕晚期重复检测。
妊娠期糖尿病如何降血糖:
····
进行饮食控制,合理配比各类营养,每日营养素摄入量控制在合理范围,控制脂肪摄入量;少量多餐、定时、定量,粗细搭配;多吃高膳食纤维食物,如荞麦、豆制品、魔芋及各种蔬菜;减少高糖分水果摄入量,如西瓜、苹果、梨、桔子等。
适当体育活动,比如散步、瑜伽,每次锻炼的时间控制在30分钟以内,每周运动3到5次,每分钟保持120次的心率,避免剧烈运动。
如果依靠饮食调整和锻炼,仍然不能很好地控制血糖,就需要加用胰岛素。而且不能使用口服降糖药,不然会对胎儿造成一定的影响。胰岛素的使用和剂量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加强血糖自我监测,如每周一到两次全天血糖监测;加强体重增长监测,控制体重。
····
05
糖尿病患者究竟该怎么吃?
《中国糖尿病膳食指南(2017)》为糖尿病患者推荐“吃、动平衡,合理用药”等八大营养健康意见。
推荐一:吃、动平衡,合理用药,控制血糖,达到或维持健康体重;
对于糖尿病患者,维持健康的体重非常重要,腹型肥胖会增加胰岛抵抗以及糖尿病并发症,让血糖难以控制。
推荐二:主食定量,粗细搭配,全谷物、杂豆类占1/3;
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是控制血糖的关键,提倡全谷类食物占1/3以上,用全谷类食物代替主食,可以起到平稳血糖的作用。同时,全谷类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质,有助于维持糖尿病患者良好的营养状况、降低血糖。
推荐三:多吃蔬菜、水果适量,种类、颜色要多样;
多吃蔬菜可以增加饱腹感、降低食物能量密度,水果也是我们获取各种维生素、尤其是抗氧化成分的重要来源,对于糖尿病患者,可以选择深色水果,适量食用。研究表明,适量吃水果对于减缓糖尿病并发症有一定作用,但要避免食用热带水果。
推荐四:常吃鱼禽,蛋类和畜肉适量,限制加工肉类;
摄入优质蛋白质,保持骨骼肌的量能保证糖尿病的预后,其脂肪含量、饱和脂肪酸含量都低于畜肉类。限制高脂高盐的肉类罐头、腌制品。
推荐五:奶类豆类天天有,零食加餐合理选择;
豆类含有丰富、优质的蛋白质,同时含有大豆多糖、大豆异黄酮,不含饱和脂肪酸、胆固醇,对血管有益。牛奶是钙的主要来源,还可以改善血糖的代谢,建议饮用低脂牛奶。
推荐六:清淡饮食,足量饮水,限制饮酒;
1克酒精含7000卡热量,饮酒会引发迟发性低血糖反应,导致血糖波动大,也不利于血管健康。
推荐七:定时定量,细嚼慢咽;注意进餐顺序;
主张先进餐低能量食物,细嚼慢咽比暴饮暴食更易于控制体重。餐后血糖波动更加平稳。
推荐八:注重自我管理,定期接受个体化营养指导。
更多关于糖尿病的详细内容,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或者点击本文底部阅读原文,
观看直播回放。
部分内容来源: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丁香医生
编辑:了了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观看直播回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