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都市时报记者 张萌 实习记者 伍雪梅
医院开的药要怎么吃?什么时候吃?吃的时候该注意什么?自己买的保健品到底有没有用?这些问题应该是每位市民多少都有的疑虑。网上的信息真假难辨,身边又没有可以咨询的药剂师亲友时,别着急,春城市民可以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药物咨询门诊寻求答案。
来门诊最多的是癌痛患者
一次咨询一辈子受益
在省一院2号门诊楼4楼,从周一到周五全天,药物咨询门诊都在开诊,药学部10位药师轮流坐诊,其中有8位药师从业时间已经超过了10年。坐诊药师们都说,药物咨询其实是一个经验活,没在药房发上几年药,对药物不够熟悉,就没法进行药物咨询。
省一院药学部的药师张志清已经从医18年,做药物咨询也有十多年历史了,从一开始在拿药窗口向患者解说服药注意事项,到在药房的走廊上放一副桌椅做咨询台,再到现在专门的药学咨询门诊,张志清发现药物咨询的需求其实一直非常大,“每个患者都准备着一大堆疑问来找我们”。因为疑问太多,每个人都起码要花半小时,相比其他半天能看几十人的门诊,每半天就诊人数超过6个人就忙不过来,药物咨询门诊显得特别“慢”。
“慢”意味着精细和全面,这也是药物咨询门诊的特色。连省一院已经退休的老主任也会到药物咨询门诊来挂号,她来看诊时,还会带上儿女们孝敬的各种保健品,请药师们帮忙整理清楚功效、和自己正在服用的药是否冲突、什么时候服用最好等问题。
“我希望市民来咨询时能带着药盒和说明书一起来,这样解释起来就更清楚了。”张志清说,如果没什么意外,大多数市民咨询一次就能受益终身,并且还能指导家人规范用药。
目前咨询最多的是癌痛患者。张志清发现,不少疼痛患者都是痛了才吃药,或是按照自己的作息来安排吃药时间,然而这样做却会导致止痛药药效减弱,人体耐药性增加,最严重的会发展为难治性疼痛。因此,在药物咨询门诊,药师们第一要务就是指导患者用药规范。
而药物咨询门诊的开设,也意味着药师正在转型——现在大型综合医院的发药程序已经逐渐向自动化发展,再加上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实施后,药学部的工作不再仅限于药房中。
对慢性病等需长期服药患者
药师告诉你最省事的服药方案
药物咨询门诊的数据显示,现在每天需要服超过5种药的“药罐子”越来越多。这些患者不仅药不离身,还要随时注意服药时间,情绪紧张,生活质量也不高。对这类患者来说,药物咨询门诊能帮助他们进行用药优化,保证药效的同时降低服药次数。
用药如何优化?张志清举例说,如果一位老年人患有胃动力不足、消化不良、高血压和高血脂疾病,同时还需要补钙,他就需要同时服用胃动力药、胰酶、降压药、降脂药和钙片。而按照药物说明书来服用,胃动力药是饭前半小时服用,胰酶是随饭或饭后,降压药是早晚,降脂药是晚上或随饭,钙片则是饭后服用,患者可能每天需要服用4至5次药,并且还得上闹钟提醒吃药时间。
如果这位患者想要减少服药次数,药师会检查他的胃是否会反酸和动态血压是否稳定,如果条件允许,药师会建议患者将胃药、钙片、降压药和降脂药一起在早上服用,与其他药物同时服用会减弱活性的胰酶可以随饭或饭后服用,这样,患者每天只需要服2次药就行了。
不仅是减少服药次数,药师还能帮助慢性病患者降低长期服药的副作用。张志清说,不少慢性疾病的药物都容易导致中老年人群出现便秘等现象,药师们可以通过生活习惯、药物等方式帮助患者缓解服药的副作用,“最简单的就是固定好如厕时间,在前期培养习惯的过程中,就算没有便意也要在固定的时间去蹲一下,以后就能顺利多了”。
老人、小孩、孕妇用药不能盲目
保健品该怎么吃也能答疑
“很多人以为自己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来服用就行,但其实不同人都有自己的特征。”比如,由于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使用某些药物可能会严重影响生长发育,因此,说明书中明确说明儿童禁用或不宜使用的药物,儿童患者应避免服用;对于说明书不能提供儿童用药疗效和安全性资料的药物,也不建议服用。此外,儿童肝肾功能没有发育完全,药物代谢清除率与成人差别较大,所以儿童用药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对剂型的选择和用药剂量进行调整。
对于老年人来说,因老年患者的肝肾功能和其他生理机能处于衰退状态,服用成人剂量可能会引起药物的蓄积,导致药物毒性的发生,老年患者应注意根据说明书调整用药剂量并定时门诊复查。
此外,药物咨询门诊还提供针对保健品的咨询,帮助患者分辨真假,提醒患者如何服用,以及告知他们服用时的注意事项。“患者可以把保健品带到科室来进行咨询,我们给出的建议会更加准确,更加具有针对性。”张志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