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大一部分老人本身是因为牙疼来看门诊,却意外发现了口腔白斑或口腔扁平苔藓等口腔黏膜疾病。”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口腔医学中心主任医师龚斌表示,口腔黏膜疾病不可小觑,很可能是某些潜在恶性疾病的早期信号。他提醒,大家在关注牙齿健康的同时应该重视口腔黏膜问题,当感觉进食时黏膜不舒服、黏膜干燥等情况应及时就诊,避免发展为器质性病变。
这些黏膜疾病有可能恶变
龚斌介绍,老年人随着身体机能的下降,以及口腔保健工作不充分,更容易发生口腔溃疡、口腔念珠菌感染及各种口腔慢性刺激,成为口腔黏膜疾病的高发人群。 ·口腔白斑:在吸烟的老年男性中更为多见,表现为口腔黏膜上一块稍微凸起的白色斑块,不能被擦去,无痛感,周围黏膜也不会像溃疡一样发红。 ·口腔扁平苔藓:扁平苔藓属于一个全身系统性的疾病,在全身皮肤都可能发生。当扁平苔藓发生在口腔,患者的黏膜会有粗糙感,进食刺激性食物时觉得不舒服、甚至会有痛感,且越严重疼痛感越重。 ·盘状红斑狼疮:为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女性多见,一般多为发生在下嘴唇黏膜的糜烂,出血,结痂,日光照射可加重疾病的发展,有大约5%的患者会加重转变为系统性红斑狼疮。 除此之外,常见的口腔黏膜疾病还包括口腔红斑、口腔黏膜下纤维化、先天性角化不良、口腔苔藓样病变等,这些疾病如果长期不能去除刺激因素和得到及时正规的治疗,最终有可能发展为口腔癌。
持续的慢性刺激也是口腔黏膜病发生的重要原因,龚斌表示,尤其是老年人,一定要尽量避免。 ·戒烟:吸烟是口腔癌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长期吸烟还可能造成口腔卫生不好,黏膜出现白斑、红斑、真菌感染等问题。 ·避免嚼槟榔:槟榔对口腔黏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长期食用可能会导致口腔黏膜下纤维化,甚至可能发展成口腔癌变。 ·避免过量饮酒:过量饮酒会刺激口腔黏膜,增加口腔黏膜疾病和口腔癌的风险。 ·及时解决牙齿问题:口腔内的残冠、残根和不良修复体会刺激口腔黏膜发生相应病变,同时也不容易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应该及时处置和治疗。 ·避免刺激性食物:过热、过辣、过酸的食物可能刺激口腔黏膜,引发不适感或溃疡。
想要有效降低口腔黏膜疾病的发生率,更好地维护老年人的口腔健康、全身健康,要注意做好以下几件事: 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口腔全面检查,对口腔内的任何异常变化保持警觉并及时就医。 如果口腔溃疡持续2周以上不见好转,且反复发生在同一个位置,可能是某些更严重疾病的前兆,要及时就诊。 如果口腔内有创伤或损伤,应尽快处理,以防止感染或其他并发症。 如果出现口腔异物感、持续疼痛或者声音嘶哑等症状,应尽快咨询医生,以排除潜在的恶性疾病。 老年人应该坚持至少每天早晚各刷一次牙,每次至少3分钟。建议选择软毛牙刷,减少对牙龈的刺激和牙齿的磨损。同时,建议不要长期使用药物牙膏。饭后及时用清水漱口,半小时后再刷牙。使用牙线、冲牙器能够有效去除牙缝中的残留物,更好地维护口腔健康。 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及其某些治疗药物的副作用会加重老年人唾液腺分泌减少,导致黏膜干燥,因此积极治疗全身性的基础病并适时调整药物,也会有利于口腔黏膜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