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身材”减肥更困难 更易引起一系列慢病
因为基因及膳食结构的差异,亚洲人的肥胖以腹型肥胖为主,也叫苹果型身材,脂肪主要堆积在肚子。而欧美人群脂肪主要堆积在臀部或者大腿,也叫周围型肥胖或者梨型身材。吴边表示,两者相比,亚洲人的腹型肥胖危害更大,由于内脏脂肪含量增加,会加重胰岛素抵抗,一是减肥更难,二是更易增加一系列慢性代谢综合征、慢性疾病的发生率,比如2型糖尿病、高血压、脂肪肝、高脂血症、女性多囊卵巢综合症导致的不孕症、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导致的缺氧状态……同时,肥胖已经明确与甲状腺癌、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宫颈癌、胃癌、结直肠癌、胰腺癌、胆囊癌等10多种恶性肿瘤密切相关。
除了这些疾病威胁,很多肥胖人群都可能因为体态的臃肿而受到一些肥胖歧视,导致自卑、焦虑,长期处于烦躁、失眠、睡眠不佳的状态。更严重者,可能会出现一些心理疾病,比如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
体重管理围绕全生命周期 预防肥胖从娃娃抓起
“在门诊经常会遇到这样的肥胖患者,从生下来就是个小胖子,直到成年都没有享受过瘦的快乐,想去运动也运动不了。”吴边表示,体重管理持续在全生命周期,甚至可能从在妈妈的肚子里时就开始了。
吴边介绍,育龄期的女性,如果在妊娠的过程里或者在妊娠之前,就是一种肥胖状态或者超重状态,那么到了妊娠的中后期,体重可能会更难以控制,胎儿在子宫里面也容易发育成一个巨大儿,不管是母体也好还是胎儿也好,分娩时都可能面临极大的风险,而孩子之后也更易发生肥胖。“其实我们国家儿童的肥胖发生率已经非常高了,如果在早期的时候就让他们尽可能远离高油、高脂、高糖等食品,同时养成一个良好的作息习惯、运动习惯,那么在儿童时期就把肥胖控制下来,这是至关重要的。”
吴边表示,现在的人在压力或疲劳状态下,会觉得吃东西是一种压力的释放,给自己的大脑带来一种愉悦感。这个过程里容易导致摄入热量过高,加上熬夜基础代谢率下降,多余的热量也没办法代谢掉,就成了脂肪,年轻人的“压力肥”“过劳肥”并不少见。不过,与儿童相比,成年人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和一定的认识改观之后,出现肥胖问题会主动到医院寻求医生的帮助。
管住嘴迈开腿 重度肥胖者光靠毅力难以做到
体重管理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在任何一个阶段开始改变都不嫌晚。吴边强调,如果在处于超重或者轻度肥胖的阶段,建议通过健康生活方式的建立来控制体重。处于重度肥胖且通过生活行为方式的改变仍无法很好地控制体重,甚至因为肥胖已经出现了一系列的慢性疾病或者代谢综合征,则应该尽早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BMI大于35的肥胖人群,当已经出现胰岛素抵抗,想要通过自身的毅力去长期、有效控制体重不反弹,几乎是很难做到的,这就需要我们医学来介入。”
在体重管理中,大家都会说“管住嘴迈开腿”,而吴边强调,吃是第一要素,饮食控制占了70%左右,运动更多是锦上添花的作用。“现在生活节奏很快,大家可能会在工作间隙狼吞虎咽地吃饭,你吃得太快了,大脑还没给你反馈告诉你已经饱了,你却早已吃超量了。”吴边提醒,吃东西一定要细嚼慢咽,每一餐用餐时间不能少于20分钟。每天饮水量不能少于2000毫升,有利于加快新陈代谢,提高基础代谢率。每周运动时间应保证不少于150分钟,同时是有氧、无氧运动相结合,可以很好地增加肌肉含量,基础代谢率也会相应提高,这样才能消耗更多脂肪,整体精神状态也会更佳。
相关链接:
体重指数(BMI):是一种较简单、直接来判断是否处于肥胖状态的计算方式。
计算方法:体重(单位:公斤)÷身高(米)²
小于18,属于偏瘦;
18—24之间,属于正常;
24—28之间,属于超重;
28—32.5之间,属于一级肥胖或者叫一度肥胖;
32.5—37.5之间,属于二级肥胖或者叫中度肥胖;
大于37.5,属于三级肥胖或者叫重度肥胖;
大于50,属于极重度肥胖或者叫超级肥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