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炎也分“好坏”
其实发炎和过敏、发烧、咳嗽一样,都是我们的身体在启动防御机制。当出现病毒入侵时,机体防御机制就会对这些伤害发起攻击,并集中力量将“敌人”清理出去,这个战斗过程就是发炎。而当身体受到损伤时,发炎能帮助隔离损伤、清除病原、修复受损、加速愈合。这些都属于急性炎症,是人们维持生命健康的不可缺少的物质。比如,你的脚扎了一根较深的小刺,你一时拔不到,不用着急,你体内的发炎机制会启动,小刺的周围发生红肿,有分泌物,当皮肤破溃后,小刺将随着分泌物被排出体外。
但如果体内炎症过多并逐渐失控时,身体长期处于“战斗”状态,炎症就会不分敌我地攻击身体健康的细胞,就演变为慢性炎症。
慢性炎症能够导致哪些病?
当身体器官长期受到炎症的攻击,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影响正常的功能。因此,炎症常被视作多种疾病的源头。
1.自身免疫性疾病
慢性炎症集中在哪里,哪里就容易出现自身免疫性疾病。比如桥本甲状腺炎、溃疡性结肠炎、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等。
2.癌症
研究证实,慢性低水平的炎症会造成DNA损伤,从而可能导致各种癌症的发生。慢性肝炎可以逐渐发展为肝癌。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等肠炎会使肠黏膜出现异型增生,并发展成肿瘤。幽门螺杆菌感染不仅会导致慢性胃炎,还可能导致胃溃疡、胃淋巴瘤、十二指肠溃疡等胃病,增加胃癌的患病风险。急性胰腺炎可以直接致命,而慢性胰腺炎也会对胰腺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增加胰腺癌发生率。
3.心血管疾病
免疫紊乱会导致炎症因子侵入血管内壁,造成血管壁破损、僵硬、阻塞,从而更容易出现心血管疾病。
4.糖尿病
当炎症反应持续损伤血管和组织的内皮细胞时,胰岛素也无法正常发挥功能,引起胰岛素抵抗。
5.神经系统疾病
当炎症反应使神经元细胞受损。会加快神经元退行性病变,从而更容易导致阿尔兹海默症等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
抗炎饮食该这么吃
长期的饮食不当、缺乏运动、环境因素、遗传因素、长期压力,都可能引起慢性炎症。
不合理的膳食所引起的机体长期慢性炎症与肿瘤密切相关,并会降低肿瘤的治疗效果。科学合理的膳食可改善机体慢性炎症状态,改变肿瘤微环境,从而达到预防肿瘤发生和促进患者康复的作用。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专业委员会、中国营养学会社区营养与健康管理分会、中国营养学会临床营养分会共同发布的《抗炎饮食预防肿瘤的专家共识》提出,通过探索膳食炎症指数与肿瘤发病的关系,可以总结出肿瘤防治的抗炎性膳食模式。
1.全谷物碳水化合物
全谷物碳水化合物具有抗炎效应并有利于维持稳定血糖水平,是抗炎饮食的重要成分,尤其是小麦麸皮及小麦的胚芽中富含膳食纤维及各种酚类植物化合物。
全谷物是指完整、碾碎、破碎或压片的谷物,其基本组成包括淀粉质胚乳、胚芽与皮层,各组成部分的相对比例与完整果实一样。如燕麦、糙米、全麦、藜麦、黑麦、荞麦、小米、大黄米、紫米、高粱米等。
2.膳食脂肪酸
我们每天脂肪摄入量一般不超过总能量的30%,宜选择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例如橄榄、橄榄油、牛油果、瓜子、坚果、坚果酱和脂肪含量较高的鱼类(如鲑鱼)等;减少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入,如油炸类食物、烘烤类食物、调味品或加工类食物等,这样有利于形成机体内抗炎内环境。
3.蔬菜和水果
理想的抗炎饮食中蔬菜和水果应占总食物重量的2/3。蔬菜和水果中富含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具有较好的抗炎活性。
4.植物化合物
黄酮、花青素、丁苯甲酸酯等多酚类植物化合物具有较大的抗炎潜力,例如葡萄、蓝莓、西红柿、大豆、茄子、紫薯等。
5.茶
绿/红茶均具有抗炎生物活性,绿/红茶中可分离出没食子、儿茶酸、黄酮、多酚等成分,其对多种肿瘤有明确的预防效果。茶多酚作为茶叶中的天然多酚植物化学物质,可有效预防结直肠癌,茶多酚能够阻断致癌物质亚硝酸胺在人体内的合成,同时还能抑制癌细胞的发展和突变。红/绿茶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及耐受情况适量饮用。
6.烹饪方式
抗炎饮食应以烩、炒、蒸、煮为主,少用煎、炸、烤等方式。油炸类食物食物含有较多的反式脂肪酸,并且肉经过高温烹调或煎炸可最终产生糖基化终产物,该物质具有促炎性。
抗炎还要做好这些事
1.适量运动;
2.规律睡眠习惯;
3.保持良好乐观心态;
4.控制体重;
5.戒烟限酒;
6.定期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