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长新冠”的话题引起了大家的关注。有人发现自己新冠抗原、核酸转阴后仍经常咳嗽、活动后气促、容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有一些小伙伴甚至去医院做了体检,但也没发现什么明显的问题,这种“阳康”后仍有症状是不是“长新冠”呢?今天,我们就请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钏丽波为大家答疑解惑。同时,春节假期将至,很多人都会返乡团聚,走亲访友,本期最后也给大家送上春节防护小贴士,衷心祝愿大家新春快乐、阖家幸福、身体健康!
钏丽波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 重症医学科 副主任医师 擅长呼吸治疗,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感染性休克、复杂性腹腔感染,多发伤、重型颅脑损伤、心肺复苏后缺血缺氧性脑病、产科危重症的治疗。
世界卫生组织(WHO)对“长新冠”(Long-covid)的定义是:感染新冠后3个月仍然存在或逐步发展起来的症状,持续超过2个月,且无法用其他原因解释。又称为“新冠后症状”、“慢性新冠综合征”。 所以,现在大部分“阳康”体验到各种症状,尚不能称为“长新冠”,而是正常的恢复期,甚至还处于感染后的急性期。
“长新冠”可能引发超过50种病症,可以影响包括肺部、心脏、脑部等几乎所有器官系统。最为常见的是疲劳、呼吸急促和睡眠障碍。有人形容说:新冠就像一面照妖镜,平时哪里薄弱就攻击哪里。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症状:
目前认为以下四类人群容易出现“长新冠”: 1.未接种疫苗者 英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在感染病毒前(两周以上)接种了两剂新冠疫苗的英国成年人,患“长新冠”的风险降低了41.1%。 另一项研究发现,接种新冠疫苗者(无论是两针还是三剂疫苗),感染奥密克戎后患“长新冠”风险均低于德尔塔感染者。 2.本身存在健康问题者 肥胖、有不良心理健康状况如抑郁、有基础病、免疫力低下者患“长新冠”的比例更高,尤其是有呼吸道基础病如哮喘的人。 3.感染新冠后病情越重,发生“长新冠”的比例越高 研究发现,进ICU患者43.1%有“长新冠”,住院病人则有27.5%,都远高于非住院病人的5.7%。 4.女性群体 有研究发现,不管感染德尔塔还是奥密克戎,女性患“长新冠”的比例均高于男性,分别占比59%、55%。40—50岁的女性出现“长新冠”的概率大约是同年龄段男性的2倍。 这可能与女性较容易受不良情绪如焦虑、抑郁的影响,女性感染新冠后会产生更快速、更强大的免疫反应攻击自身有关。
目前我们对“长新冠”的认识不足,“长新冠”的持续时间可能和患病的严重程度相关。大部分人的不适症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轻,在3个月内消失,约6.2%的人在感染3个月后仍存在至少一种症状,约0.9%的人在感染1年后还在经历“长新冠”。
对多数人来说,“长新冠”症状不会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一般休息一段时间会逐渐恢复,每个人恢复时间不同,只要感觉越来越缓解,就可以观察。家人、朋友、同事的理解、支持、关心、关爱,均衡营养、适当的康复锻炼、中医中药也有帮助。 但如果症状已经明显影响到了生活和工作,出现明显心慌、心悸、胸闷、胸痛、呼吸急促,建议到医院就诊。
春节期间,人员流动大,人群容易聚集。要加强自我防护,科学佩戴口罩,勤洗手,咳嗽、打喷嚏时注意遮挡,保持社交距离,非必要不前往人员密闭的公共场所,室内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同时还要加强自我健康监测,密切关注自己以及家人的健康状况。 如果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等症状,要及时进行抗原检测、自我隔离、或根据病情及时就医。 尽量避免接触家里未感染的老人或者有基础性疾病的人员,接触的时候要进行个人防护。 探亲访友的时候要做好个人防护,佩戴口罩,减少聚餐以及聚会的次数、人数和时间。同时,建议使用公筷、公勺等,结束就餐的时候,要及时佩戴好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