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密克戎变异株具有更强的传染性,随着身边陆续有人感染,很多人都很担心家里的老人和孩子,这部分免疫力较弱的人群感染应该如何用药?怎么护理?出现哪些情况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家人转阴后怎么正确消毒清洁?针对这些问题,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专家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如果真的感染了病毒,也不要太过焦虑或担忧,虽然老年人感染后健康风险相对较高,但大多数身体免疫力正常,接种过疫苗的老年朋友,也不一定要去医院进行治疗,多数人也可以结合情况,通过居家休养隔离的方式来逐渐恢复。 一、症状不严重,可以居家隔离、健康监测。 居家隔离期间,应该注意做好感染者的相对隔离,比如自己居住单独的房间,有条件的单独使用卫生间(注意在卫生间安装防滑设备,尽量防摔倒),吃饭分开,对用过的物品进行适度消杀,每天注意开窗通风等措施。作为照料的家人,也要注意戴好口罩,勤洗手,需要接触风险物品时戴好手套等。 二、合理的居家自我药疗 如果老年人出现发烧症状,体温超过38.5℃,或未超过这个温度但体感非常不适,伴有畏冷浑身酸痛等症状的,可以考虑使用退热药物,一般说来最常用的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都可以常规使用。不过,肾功能不全、有高风险心血管疾病问题的老年人,退热应该尽量优先选择对乙酰氨基酚,而肝功能不全的患者,退热则可以优选布洛芬。 如果出现咳嗽,咽痛等症状,也可以合理地使用药物来进行调理治疗,新冠感染后居家康复,用来缓解相关症状的药物,12月7日发布的新冠肺炎居家治疗指南中,已经有了明确的推荐(详见下表)。 需要提醒的一点是,老年人对药物的代谢能力较弱,可能还存在多种其他药物共用的情况,在合理改善症状的用药方面,一定要注意“少而精”的原则,尽量选择安全性高,效果明确的药物,每一类药物选一种即可,一般不选用有多种功效的复方制剂。并注意避免可能存在的药物相互作用,结合实际情况,有些高龄老年人,如有肝肾功能不全等基础病,有些药物可能需要低于常规剂量服用。 三、健康状况的自我监测,病情加重及时就医 如果一旦出现以下重症的相关症状或需要救治的相关问题,及时尽早获得救治非常重要: 1、如果经药物治疗后,持续超过3天的高热不退; 2、如果轻微活动后即出现非常明显的气短,或静息状态下发生呼吸困难; 3、如果在某些姿势下、活动或锻炼期间感到胸痛、心跳加速或头晕; 4、感到意识混乱并逐步加重, 例如说话困难或理解他人讲话困难; 5、情绪出现恶化,焦虑加重,出现自残想法。 而除了新冠病毒导致的相关症状以外,病毒感染还可能引发其他的基础病的恶化,例如血糖、血压失去控制,出现剧烈的胸痛症状,或单侧身体出现无力,偏瘫等问题,可能是由于病毒感染导致身体压力变大,导致基础病恶化导致的一系列重大健康问题,也应该及时地就医诊治,避免引发更大的风险。 四、规范治疗基础病 即使在感染新冠期间,慢性病的调理控制也一定不要因为感染了新冠就停止,应该做好相关指标的健康监测,血压,血糖等指标,包括血氧饱和度指标,如果用了药还是失去控制,就应该及时就医诊治,以免引发更大的健康问题。 相关慢性病的药物也不要停用,需要注意的还是新冠感染症状改善相关药物和其他慢病调理药物可能存在的药物相互作用风险,仔细阅读说明书,尽量避免同服有相互作用的药物,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孩子感染新冠后如何用药? 1、无症状感染:无需药物治疗,但需要密切监测病情变化。 2、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和轻型肺炎: (1)可应用干扰素α喷雾剂治疗或雾化治疗; (2)对症治疗:①积极控制高热:体温超过38.5 ℃伴有明显不适者应用退热药物治疗,常用退热药物有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②呼吸道分泌物增多且黏稠者及时进行祛痰治疗,常用药物有: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雾化吸入或吸入用盐酸氨溴索溶液雾化吸入。 二、家长在照顾感染的孩子方面要怎么做? 1、注意观察孩子体温、精神、饮食情况,有无呼吸困难、呕吐、腹泻等表现; 2、注意保证患儿休息,保证充分热卡和液体摄入,进食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食物; 3、家长戴N95口罩,注意个人防护。 三、孩子出现哪些情况需要来医院就诊? 1、发热(≥38 ℃)持续至少24 小时,持续高热3—5 天不退、病程>1周且症状、体征无改善或进行性加重者; 2、呼吸急促(<2月龄,呼吸频率(RR)≥60次/分钟;2—12 月龄,RR≥50次/分钟;1—5岁,RR≥40次/分钟;>5岁,RR≥30次/分钟),除外发热和哭吵的影响; 3、静息状态下,血氧饱和度≤95%; 4、出现精神反应差,嗜睡等; 5、严重的消化道症状:呕吐、腹泻和腹痛等; 6、影像学(胸部X片或CT):两侧或多叶广泛浸润、胸腔积液等短期内进展迅速。 7、儿童中发生重症的高危人群:(1)有基础疾病者,如先天性心脏病、慢性肺疾病、神经系统疾病、重度营养不良、肿瘤、肥胖、糖尿病、遗传性疾病等;(2)先天性和获得性免疫功能缺陷或低下者,如原发免疫缺陷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等;(3)早产儿/新生儿。 四、小朋友日常防护应该怎么做以降低感染风险? 1、主要预防措施是非药物干预措施,包括:(1)2岁以上儿童佩戴外科口罩,高危儿童可选N95等过滤式口罩;(2)正确执行手卫生,推荐使用肥皂和水洗手;(3)保持社交距离,必要时进行隔离;(4)居室保持通风,紫外线消毒(注意避免紫外线对眼睛和皮肤的伤害),对高频接触的物体表面用有效氯消毒剂擦拭消毒,患儿使用后的物品做好清洁和消毒。 2、增强免疫力:均衡膳食、充足睡眠、保持口腔健康、适量运动、作息规律、避免过度疲劳,提高自身免疫力是避免被感染的重要手段。
一、现在家中应如何日常消毒? 家庭无疑似/确诊病人时,居家做好日常清洁即可,无需消毒。 二、家有疑似或阳性患者居家应如何消毒? 这样的家庭每日需对居家场所进行清洁和消毒。消毒剂可选用75%的医用酒精、季铵盐类或含氯消毒剂等。需做好三方面的消毒工作,即物体表面、地面、空气。物体表面重点擦拭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例如开关、门把手、台面等。地面可使用浸有消毒剂的地巾擦拭,或对地面进行喷洒消毒。空气可通过开窗通风的方式,每天2—3次,每次至少30分钟,可根据气候条件延长开窗时间。通风时注意做好保暖。钥匙、手机等个人小件用品外表面可用棉球蘸取医用酒精进行擦拭,或消毒湿巾擦拭。注意:擦拭手机等电器产品时,需要关机并等待完全冷却,避免静电等导致起火或爆炸。 三、阳性患者转阴后家中环境需不需要进行消毒,应怎么做? 一般阳性患者转阴后,不具有传染性,无需消毒,但需对阳性患者隔离房间做好终末消毒,同样是从物体表面、地面、空气三方面入手,方法同上。要额外注意的是,其衣物、被单、被套等织物的消毒,可使用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3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