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目前已占全国总人数的15.2%,是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并且由中老年向青壮年扩展,甚至有人调侃道:“打个喷嚏都伤腰椎间盘。”那么,造成腰椎间盘突出的诱因都有哪些?生活中有可以预防的方法吗?如何治疗?本期,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刘杰就来跟大家讲讲这些话题。
刘杰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 骨科 副主任医师 出诊时间:周四下午、 周五上午 长期从事微创脊柱外科基础与临床研究,擅长脊柱退变性疾病尤其是颈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管狭窄、脊髓型颈椎病、腰椎管狭窄、腰椎滑脱、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显微镜及内镜微创手术治疗,在脊柱微创领域具有较深的造诣。 椎间盘是人体最大的无血供组织,主要包含三个部分,即上下软骨终板、中央髓核组织以及周围的纤维环。椎间盘连接上下两个椎体,和椎体共同构成脊柱的运动单元,在脊柱前屈、后伸、旋转过程中,起到传导应力和缓冲震荡的作用。 腰椎承受的压力负荷比较大的时候,如久站久坐、弯曲、旋转、搬运重物时,椎间盘内压力增大,如此长时间反复刺激,就会导致纤维环变薄、撕裂甚至破损,髓核组织从纤维环薄弱处突起甚至脱出压迫后方的神经组织,就形成了腰椎间盘突出。
·腰痛 大多数患者最先出现的症状,发生率约91%,有时可伴有臀部(环跳穴位置)疼痛。 ·下肢放射痛 坐骨神经痛,从下腰部向臀部、大腿后方、小腿外侧直到脚背或脚底的放射痛,患者通常会说“腿后面有一股筋扯着疼”,在喷嚏和咳嗽等腹压增高的情况下疼痛会加剧。 ·马尾神经症状 当大块的椎间盘组织向正后方突出压迫马尾神经时,患肢会出现大、小便障碍,会阴和肛周感觉异常,严重者可出现大小便失控及双下肢不完全性瘫痪等症状。 ·下肢感觉和肌肉力量的异常 根据受压神经根的不同而出现该神经支配区感觉异常。表现为小腿前外侧、足背和足底皮肤感觉过敏,渐而出现麻木、刺痛及感觉减退。 ·肌力下降 约有70%—75%的患者会出现神经支配的肌肉力量减弱,包括踝关节跖屈的力量减弱、大脚趾向上勾起的力量减弱、踝关节背伸的力量减弱、膝关节伸直的力量减弱、髋关节屈曲、内收的力量减弱等。
·坐、卧姿势不对且时间过长 以不正确的姿势(如“葛优躺”)坐、卧太长时间,导致腰椎间盘承受了过大的压力,容易诱发椎间盘纤维环撕裂,导致腰椎间盘突出。 ·外伤 腰部外伤也会导致椎间盘的急性突出。 ·负重运动 一些健身运动,例如经常负重较大推举有可能造成椎间盘出现急性突出或者椎间盘退变加速。
·不要久站久坐 久站久坐会增加腰椎承受的压力,加速椎间盘退变,出现腰椎间盘突出的风险增加。另外,平时搬运物品的时候,需要注意姿势。我们首先靠近物品,然后蹲下去,再弯腰抬起。不要挺直膝关节,直接靠腰部力量去抬东西,这样很容易导致肌肉拉伤,甚至出现椎间盘的急性突出。 ·选择软硬适中的床 身体上有很多骨骼突出,睡的床太硬,身体无法放松,处于僵硬状态,不舒适。床如果太软,身体陷入床垫,屈曲的腰椎会承受更多的压力,腰部肌肉处于牵拉的状态,造成腰背部酸痛不适。 ·适当进行体育锻炼 腰背部和腹部的肌肉力量有助于维持脊柱稳定,保持椎间盘的健康。脊柱的稳定性好了,椎间盘的形态和功能就能保持良好。小飞燕、卷腹运动、五点支撑法都是比较好的锻炼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