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除做好有效的个人防护之外,良好的膳食营养是人体免疫系统正常工作、抵御疾病风险的重要保障。今天,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洪晶安和大家分享,合理膳食、均衡营养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
临床营养科 主任
出诊时间:周一、
周三、周五上午
各类人群、危重病人、术后、放化疗等患者的营养评估、诊断及营养支持;慢性疾病(糖尿病、肾病、肥胖、营养不良等)的个性化营养治疗及健康管理;孕前、孕期营养管理及妊娠糖尿病的营养治疗;慢性消化性疾病(炎性肠病、肠道微生态失衡、长期慢性腹泻)的营养支持治疗;慢性消瘦治疗。
坚持合理膳食,通过均衡营养增强自身抵抗力。
·均衡营养
人体免疫的活性物质都是以蛋白质的方式存在,蛋白质缺乏会造成免疫功能低下。因此,均衡营养很重要,营养跟上才能增强免疫力。
饮食营养不营养,对健康与免疫维护好不好,主要看它包含的营养是否全面与充分。
均衡营养、合理搭配,在食物的选择上,加工方法和搭配上要合理,避免高热量、高脂肪、营养单一摄入。合理的营养搭配,有全谷类食物、优质蛋白质食品、丰富维生素的蔬菜水果和坚果类食物。
·规律进餐
规律进餐,定时定量:保证一日三餐,按时吃饭,能量合理分配。
·足量饮水
饮水可保障体内营养成分及代谢产物及时运输和排出,保持体温恒定。成年人每日饮水1500—1700毫升(7—8杯),少量多次。
·科学补充营养素补充剂
在营养师指导下,可服用营养素补充剂,特别是食欲较差进食不足者。
经常点外卖、吃快餐,容易导致体重增加。从代谢角度说,体重超重、反式脂肪酸、过多的脂肪沉积在腹部,会产生胰岛抵抗,导致体内血糖、血脂、血压异常,从而导致慢性病发病风险的增加。另外,过度煎、炸、烧、烤会让肉类食物产生蛋白的变性,产生致癌物质。
快餐要尽量少吃。如果不得不吃,营养方面也不能太凑合。一顿营养健康的快餐,应包括足量的蔬菜和水果,一定量的全谷类食物,适量的富含蛋白质的肉类、水产品、奶蛋类或豆制品,低盐低脂。
·监测体重
疫情期间,不少人宅在家里,运动量减少,加上不合理的膳食,体重增加不少。
其实,宅在家要注重体重监测,避免体重过大波动,因为体重增加或降低都是营养不均衡的表现。
·作息规律
合理的睡眠可有效改善身体机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保障每天7至8小时的睡眠时间。
·多晒太阳
疫情期间宅在家,户外活动不足,日照不够,情绪、睡眠和食欲都会受到影响,维生素和钙的吸收也会受到影响。因此要多晒太阳,对稳定情绪和身体健康有好处。
·适度运动
一定强度的锻炼,对维持免疫、维持健康很重要。可适当做一些可以在家进行的活动,如瑜伽、健身操、八段锦等,减少久坐或躺卧等静态时间。
需要提醒的是,运动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量力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