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的救治,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下称:省一院)发挥中西医协作旗舰医院优势,整合中西医医疗资源,组建“中西医协同联合救治”队伍,深度开展中西医联合查房和协同治疗模式,12月29日正式发布了《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中医药救治方案(第1版)》,研发的中药方剂“昆华祛疫方”系列号也已经在临床投入使用。
“昆华祛疫方”系列号由省一院“中西医协同联合救治”专家组组织制定,共有5个协定处方,分别是针对新冠病毒感染轻型的昆华祛疫一号方和昆华祛疫二号方,针对普通型的昆华祛疫三号方、针对重型的昆华祛疫四号方、针对危重型的昆华祛疫五号方。
血液内科主任杨同华介绍,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中医药在医疗救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改善临床症状上疗效显著。近三年来,省一院在抗击新冠疫情时一直都在坚持中西医协同治疗,因此中医专家团队已经积累了比较丰富的临床研究结果和实践经验。
“昆华祛疫方”是在《伤寒论》原著的"方证相应""六经辨证"思想指导下,根据新冠病毒感染的特点来制定的,其中一号方和四号方与国家卫生健康委12月29日公布的《治疗新冠病毒感染中药协定方范例》中的2个处方范例基本相同。并且在此基础上,省一院中西医专家又根据昆明本地新冠病毒感染中医证候特点、气候、季节和人群特点,研究确定了“昆华祛疫方”。
药方推出后,“中西医协同联合救治”专家团队开始在首批试点的专科病房筛查出适合并愿意服用中药的患者。在骨科专门收治新冠感染患者的病区,中医科主任张振勇为一名82岁的老年患者切脉、查看舌苔和问诊后,认为患者属于热症,需要在4号方的基础上再加几味药,就能有效改善老人口干、脓痰、舌黄等表征。
12月中旬,一位白血病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后住进了省一院血液内科,一开始使用西药治疗时,发烧症状一直在反复出现,医生为他开了昆华祛疫一号方,两副药服下后,患者的发热就再也没有发作过。
目前,《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中医药救治方案(第1版)》已经将各级临床症状的诊断标准以及对应的处方进行了公布,各个科室的临床医生都可在培训后开具相应处方,如果遇到情况特殊的患者则可以通过中西医联合会诊来辩证施治。医院将继续结合前期试行情况对“昆华祛疫方”进行不断优化,进一步在临床扩大使用率,争取在医疗救治工作发挥更大的优势,守护人民生命安全和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