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岁的彝族老人刘平(化名)是娄慧全到新平县人民医院开展帮扶后接诊的第1位病人,而身为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下称:省一院)口腔颌面外科住院医师的他,也成为了当地医院第一位口腔颌面外科医生。
刘平告诉娄慧全,几年前开始,他就发现自己在喉结附近长了硬块,而且越来越大,吞咽越来越困难,近年来更是出现了呼吸不畅的情况。但是由于本地医疗条件和刘平的家庭条件有限,他没有进行有效治疗,病情一拖再拖。
今年2月底,刘平听说县医院来了一支省一院对口帮扶医疗队,其中就有做口腔外科手术的医生,因此他抱着最后的希望,再次来到医院。
经过诊断,刘平患有巨大甲状舌管囊肿,囊肿已经挤压气管,如果再不及时切除,就有可能导致炎症加重,严重的话肿瘤会出现破溃,伤口会出现瘘,不断流脓,治疗难度就会更大。因此娄慧全和县医院多个科室团队经过多学科会诊,制定了手术治疗方案。2022年4月14日,他实施了巨大甲状舌管囊肿切除术,在术中,他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减少老人术中风险,精准完成切除,最终手术成功,目前老人恢复良好。
这也是新平县医院第一次实施该类手术。娄慧全说,基层医院很少能开设口腔颌面外科,相关疾病分散在口腔科、普外科、骨科、眼耳鼻喉科,如果缺乏口腔颌面外科医学的系统知识,在治疗口腔颌面疾病时就容易出现面神经损伤、牙齿咬合等功能恢复不理想的情况。因此,对口帮扶半年来,在新平县人民医院的大力支持下,娄慧全运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开展了颌面部肿瘤、颌骨骨折、甲状舌管囊肿、颌骨囊肿、牙及牙槽外科、颌面部间隙感染、鳃裂囊肿等手术50余台。
此外,他还每月开展口腔颌面外科理论专题讲课,推动每周的全科查房和疑难病例的全科讨论,并对临床培养对象进行一对一带教,推动科室临床和教学工作不断发展。
有意思的是,在对口帮扶过程中,娄慧全还发现,当地有不少60岁左右的花腰傣女性牙齿全黑,但是健康情况特别好,基本没有龋齿、坏牙、缺牙的情况。
为了更加了解这个民族的健康奥秘,他专门趁休息时间,深入新平县嘎洒镇平寨村去探访。原来,在这个花腰傣村寨中,不少老一辈的女性有习惯咀嚼一种被叫做酸石榴子(花腰傣语音译)的植物,经常咀嚼这种植物,会将牙齿全部染黑,但是牙齿特别健康。娄慧全对这一现象很感兴趣,他准备在对口帮扶的这一年期间,深入了解研究,争取能将这一具有民族特色的健康奥秘转化为有价值的科研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