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昆华人的民族团结进步故事 | 打造多民族语言科普作品 帮乡亲及早发现中风
发布时间:2022-08-10 浏览量:507 次 来源:

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聚焦“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总目标,锃亮民族团结进步的公立医院名片,在全体昆华人踔厉奋发,推动新时代公立医院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也涌现出了不少践行民族团结进步的故事,绘就了一个个民族团结进步的“同心圆”。

打造多民族语言科普作品 帮云南乡亲及早发现中风

中风是由于脑部血液循环障碍所致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其发病率、致残率和致死率都极高。在中国,中风的发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都排在第一,远远高于其它许多国家,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很多病人以及病人身边的人不知道发生了中风,因此耽误了急救时间。

基于这个现状,“中风 1-2-0”这个口号应运而生。它将全国人民都熟知的医疗急救电话号码 1-2-0 作为一个可以方便记忆的中风快速识别工具。这些数字转化为三个识别中风的方法,其中 1 代表“1 看到 1 张不对称的脸”,2 代表“2 查手臂是否有单侧无力”, 0 代表“ “聆(零)听讲话是否清晰”。如果通过这三步观察怀疑发生了中风,立刻拨打急救电话 1-2-0。这个工具是基于美国的版本发展而来,但不需要英文,因为是简单的数字,1 张脸,2 只胳膊,0(聆)听语言,即使是小孩,老人,以及受教育程度低的人也能很容易地记住。

但在推广过程中,中国卒中学会“中风120云南特别行动组”发现,云南丰富多样的多民族语言成为一个挑战,很多村寨的百姓只会说方言,对理解这个口号有一定难度。

QQ截图20220810091924.png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全国中风120讲师团团长、“中国卒中学会中风120云南省特别行动组”组长、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郑昆文教授在各个州市进行义诊和交流过程中,突然想到,可以对“中风 1-2-0”科普视频进行改造,让不同方言的老百姓都能更直接地理解和识别中风。

这个倡议很快就得到了社会各界热烈支持,越来越多的民族语言配音版的科普视频开始生产出来,为视频配音的有傣族的老师、傈僳族的学生、彝族的医院院长、白族的护士长、瑶族播音员、藏族的机关干部、佤族的阿哥等等,在大家的努力下,云南拥有了哈尼族、佤族、拉祜族、傣族、白族、彝族、瑶族、布朗族、藏族、傈僳族、纳西族等11个民族语言的科普视频,同时,“中国卒中学会中风120云南省特别行动组”成员单位普洱市医院还制作了方言版的手绘动画的科普视频。

中华民族一家亲,只有所有人都一起提高健康素养,才能真正实现健康中国战略。郑昆文说,用各民族自己的语言宣传中风知识,把复杂的知识简单化,易懂、亲切等特点得到广大民族朋友的认可和推广,同时也得到中国卒中学会中风120全国行动组及同行专家的认可,并在全国宣传中风快速识别行动中起到典型和示范作用。